2018年6月23日 星期六

入門知識的最快方法



這是期末考總結的方法。
因為都沒在聽課,所以期末才在開始入門(喂

正常公式

上課=高手>書(誠品>圖書館=博客來)>google

重點是速度

因為到期末了,重點是速度,所以上課不討論。
這時候公式就是 高手>書(誠品>圖書館=博客來)>google

先說Google

我覺得Google有時候害死人(會讓你覺得自己是笨蛋)。對於一些明確的問題,google確實可以找到答案。但對於一些結構性強、學術一點的問題,我覺得google反而是一個大坑。
網路上的資源通常有三個缺點
  • 太雜:wiki上明明每個字都是關於王陽明,但是看完我覺得我還是不懂跟王陽明(缺乏脈絡結構)
  • 品質差:感覺就是路人隨便寫的心得文,邊讀邊覺得內心不安
  • 太難:網路上確實很可以找到論文,但是叫入門的人直接看論文簡直在扼殺興趣。

高手

找同學抱大腿。這個時代要學會合作,不是自己努力到死。

圖書館

以前覺得圖書館真是好地方。但是,圖書館的缺點也是很多。
  1. 好書都被借光了:大家都上同一門課嘛,教科書都被借光很正常。
  2. 書太雜,選擇太多:雖然都是王陽明,但是書多到不知道借哪一本,而且很多是王陽明的XX研究(太細了)

誠品或其他書局

最近覺得誠品真的是個好地方,很多資料去那邊找很快就有了。相較於圖書館,書局的好處就是會把那個領域最暢銷(重要)的直接擺出來。所以基本上只要把那幾本書好好讀完,我覺得基本的入門是沒問題。

博客來

如果幾天後就要考試,上網購書速度會太慢,而且事前也不確定這本書可不可以幫上忙

選擇教材的方式

學習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最短速度,建立愉悅感」。
如果有一個文本讓你看不下去,我覺得就不要看了。最好的文本是「有點困難,但又動力讓人學下去」。像是英文版的倫理學我就完全沒興致看,此時就去誠品看中文版的就好了。學習的優先級應該是先求能吸收,再來才去求專業、學術性。此外,我的志向也不在倫理學,我沒有必要讀英文苦了自己。
至於如果是自己的專業領域的東西,我也不覺得一開始就要直接看原文,還是可以先從能接受的中文開始,然後等到有些程度之後才開始讀英文。要搞清楚「我們不是為了讀英文而讀英文」會讀英文的理由只是因為有很多知識在英文世界的資料比中文多很多(或是更快更新而已)所以如果只是基礎入門的等級,中文世界跟英文世界的知識應該是差不多的。不過,如果要到更高層級,還是要有吸收英文知識的準備就是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Hume】人性論

Hume《人性論》 To begin with the first question concerning the necessity of a cause: ’Tis a general maxim in philosophy, that whatever be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