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象山的特色
「象山之學並不好講,因為他無概念的分解,太簡單故;又因為他的語言大抵是啟發語,指點語,訓誡語,遮撥語,非分解地立義語故。在此種情形下,若講象山學,很可能幾句話即完,覺其空洞無物,然亦總覺此似若不能盡其實者。」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頁3。
陸象山的理論非常簡單,他沒有發明什麼新的理論,只是重述孟子的理論基礎。
陸象山理論
- 辨志:主張要「士尚志」
周道之哀,民尚機巧溺意功利,失其本心。將以沽名,名亦終滅;將以邀利,利亦終亡。惟其君子,終古不磨,不見知於庸人,而見知於識者;不見容於群小,而無愧於古人。俯仰浩然,進退有裕。在己之貴,潤身之富,輝光日新。
志>利
志向一立,即無二事。此首重則彼尾輕,其勢然也。(《象山語錄》)
立好志向,是最重要的事情。
- 先立其大:本於孟子大體小體之辨
吾之學問與諸處異者,只是在我全無杜撰。雖千言萬語,只是覺得他底在我不曾添一些。近有議吾者云:除了「先立乎其大者」一句全無伎倆。吾聞之曰:誠然。(《象山語錄》)
我和其他學問不同的地方在於我沒有杜撰。雖然千言萬語,但是其實核心內涵就是一點。人們說,我的理論就一句「先立乎其大者」。他說的沒錯
孟子曰:「欲貴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貴於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貴者,非良貴也。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詩》云:『既醉以酒,既飽以德。』言飽乎仁義也,所以不願人之膏粱之味也;令聞廣譽施於身,所以不願人之文繡也。」
每個人都「貴於己者」的事情,首先要去找到這個貴,立定自己人生的志向。
- 明「本心」:本於孟子之言四端之心
四端者,即此心也。「天之所以與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故曰:「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所貴乎學者,為其欲窮此理,盡此心也。有所蒙蔽,有所移奪,有所陷溺,則此心為之不靈,此理為之不明。(〈與李宰書〉,《象山全集》卷11)
心即理也(跟朱子學認為心只是氣很不一樣),人只要明本心,自然就會理。
- 「心即理」:本於孟子之言「仁義內在」、「心之所同然」乃至「理義悅心等」
「仁義內在」仁義是內在本有的,「心之所同然」人心的共同性是很相似的
古聖賢之言大抵若合符節。蓋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當歸一,精義無二。此心此理實不容有二。故夫子曰:「吾道一以貫之」。孟子曰:「夫道一而已矣」。又曰:「道二,仁與不仁而已矣。」如是則為仁,反是則為不仁。仁即此心也,此理也。(……)孟子曰:「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此天之所與我者。」「我固有之,非由外鑠我也。」故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此吾之本心也。(〈與曾宅之書〉,《象山全集》卷1)
仁即此心也,此理也。「理」是道德的原則,而人生來就有這樣道德的原則,因此不必格物致知,只要反身
- 簡易:此則《易傳》雖有明文,而精神實本於孟子之言良知良能,「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以及「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等語
陸象山理論的功夫很簡單,就是孟子的「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所謂「格物致知」者,格此物,致此知也,故能「明明德於天下」。《易》之「窮理」,窮此理也,故能「盡性至命」。《孟子》之「盡心」,盡此心也,故能「知性知天」。(〈武陵縣學記〉,《象山全集》卷19)
或有譏先生之教人專欲管歸一路者,先生曰:吾亦只有此一路。(《象山語錄》)
- 存養:
孟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存其心,養其性」、「苟得其養,無物不長」
對於自己的心,要不斷長期的修養,以免它消失。
陸象山對朱子的批評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於其端緒之知不至,悉精畢力求多於末,溝澮皆盈,涸可立待,要之其終,本末俱失。
物有本末。「本」是本心的追求,「末」是學問的追求。
既不知尊德性,焉有所謂道問學?
如果連本心中的德行都沒有,談什麼學問。
已知者,則力行以終之;未知者,學問思辨以求之。如此則誰得而禦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