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5日 星期一

【Hume】人性論


Hume《人性論》

To begin with the first question concerning the necessity of a cause: ’Tis a
general maxim in philosophy, that whatever begins to exist, must have a cause of
existence. This is commonly taken for granted in all reasonings, without any
proof given or demanded.
即使沒有任何可靠的證據顯示,人們總是相信,事物一定伴隨著原因(Hume暗示不相信萬物必有因)
Here again I turn the object on all sides, in order to discover the nature of this
necessary connexion, and find the impression, or impressions, from which its
idea may be deriv’d. When I cast my eye on the known qualities of objects, I
immediately discover that the relation of cause and effect depends not in the
least on them.When I consider their relations, I can find none but those of contiguity and succession; which I have already regarded as imperfect and unsatisfactory. Shall the despair of success make me assert, that I am here possest of an idea, which is not preceded by any similar impression? This woud be too strong a proof of levity and inconstancy; since the contrary principle has been already so firmly establish’d, as to admit of no farther doubt; at least, till we have more fully examind the present difficulty(p.55)
他我看物體的時候,我透過他們的關係,但是並不是透過他們本身。這件事本身很不完美且不讓人滿意。
Tis necessary for us to leave the direct survey of this question concerning the nature of that necessary connexion, which enters into our idea of cause and effect
necessary connexion是我的觀念中重要的部分
First, For what reason we pronounce it necessary, that every thing whose existence has a beginning, should also have a cause
如果因果關係有必然性,那些我們認為是開始的存在,是否有因。
Tis a general maxim in philosophy, that whatever begins to exist, must have a cause of existence. This is commonly taken for granted in all reasonings, without any
proof given or demanded. (p.56)
有因必有果是非常直覺的觀念。而沒有受到任何證據支持
whatever has a beginning has also a cause of existence. That proposition therefore is not intuitively certain(p.56)
最初的存在是否有因,是不能直覺確定的。
Accordingly we shall find upon examination, that every demonstration,
which has been producd for the necessity of a cause, is fallacious and sophistical.
原因的必要是一種錯誤
If every thing must have a cause, it follows, that upon the exclusion of other causes we must accept of the object itself or of nothing as causes.(P.57)
如果萬物都有因,那追朔回源頭,我們必須接受nothing或是第一因會是自己的原因(Hume好像覺得這是很奇怪的事情。)
Why we conclude,that such particular causes must necessarily have such particular effects, and why we form an inference from one to another?
When we infer effects from causes, we must establish the existence of these
causes; which we have only two ways of doing, either by an immediate perception
of our memory or senses, or by an inference from other causes.which
causes again we must ascertain in the same manner, either by a present impression,
or by an inference from their causes, and so on, till we arrive at some object,
which we see or remember. ’Tis impossible for us to carry on our inferences in
infinitum; and the only thing, that can stop them, is an impression of the
memory or senses, beyond which there is no room for doubt or enquiry.
建立事物的原因的方法有兩個1.用理性無限推理回去 2.用impression記憶之類的東西,但是(1)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建立因果關係的方式其實是靠impression(Hume是在說impression不可靠嗎?)
that all reasonings concerning causes and effects are originally derivd from some impression(p.59)
所有關於因果關係的推理都是來自於印象(impression)
We may draw inferences from the coherence of our perceptions,
whether they be true or false; whether they represent nature justly, or be mere
illusions of the senses(p.59)
我們透過知覺來推理,儘管他可能是錯的或是幻覺
When I cast my eye on the known qualities of objects, I
immediately discover that the relation of cause and effect depends not in the
least on them. When I consider their relations, I can find none but those of contiguity
and succession

2018年6月23日 星期六

入門知識的最快方法



這是期末考總結的方法。
因為都沒在聽課,所以期末才在開始入門(喂

正常公式

上課=高手>書(誠品>圖書館=博客來)>google

重點是速度

因為到期末了,重點是速度,所以上課不討論。
這時候公式就是 高手>書(誠品>圖書館=博客來)>google

先說Google

我覺得Google有時候害死人(會讓你覺得自己是笨蛋)。對於一些明確的問題,google確實可以找到答案。但對於一些結構性強、學術一點的問題,我覺得google反而是一個大坑。
網路上的資源通常有三個缺點
  • 太雜:wiki上明明每個字都是關於王陽明,但是看完我覺得我還是不懂跟王陽明(缺乏脈絡結構)
  • 品質差:感覺就是路人隨便寫的心得文,邊讀邊覺得內心不安
  • 太難:網路上確實很可以找到論文,但是叫入門的人直接看論文簡直在扼殺興趣。

高手

找同學抱大腿。這個時代要學會合作,不是自己努力到死。

圖書館

以前覺得圖書館真是好地方。但是,圖書館的缺點也是很多。
  1. 好書都被借光了:大家都上同一門課嘛,教科書都被借光很正常。
  2. 書太雜,選擇太多:雖然都是王陽明,但是書多到不知道借哪一本,而且很多是王陽明的XX研究(太細了)

誠品或其他書局

最近覺得誠品真的是個好地方,很多資料去那邊找很快就有了。相較於圖書館,書局的好處就是會把那個領域最暢銷(重要)的直接擺出來。所以基本上只要把那幾本書好好讀完,我覺得基本的入門是沒問題。

博客來

如果幾天後就要考試,上網購書速度會太慢,而且事前也不確定這本書可不可以幫上忙

選擇教材的方式

學習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最短速度,建立愉悅感」。
如果有一個文本讓你看不下去,我覺得就不要看了。最好的文本是「有點困難,但又動力讓人學下去」。像是英文版的倫理學我就完全沒興致看,此時就去誠品看中文版的就好了。學習的優先級應該是先求能吸收,再來才去求專業、學術性。此外,我的志向也不在倫理學,我沒有必要讀英文苦了自己。
至於如果是自己的專業領域的東西,我也不覺得一開始就要直接看原文,還是可以先從能接受的中文開始,然後等到有些程度之後才開始讀英文。要搞清楚「我們不是為了讀英文而讀英文」會讀英文的理由只是因為有很多知識在英文世界的資料比中文多很多(或是更快更新而已)所以如果只是基礎入門的等級,中文世界跟英文世界的知識應該是差不多的。不過,如果要到更高層級,還是要有吸收英文知識的準備就是了。

2018年6月19日 星期二

【宋明理學】朱熹


朱熹

認為「致知」是最重要的事情,人先要從透過對外在事物知識的認識,才可能獲取真理。
致知、力行,論其先後,固當以致知為先;然論其輕重,則當以力行為重。

【宋明理學】王陽明


王陽明

反對朱子把「理」跟「心」分開,認為不應該向外求,理應該就在心中。悠行的功夫,並不在知識的學習,而是應該在心當中。
  • 理即心:
至善只是此心純乎天理之極便是,更於事物上怎生求?且試說幾件看。
善就是心的「純」,而不是該從事物上去求。
若只是温清之節、奉養之宜,可一日二日講之而盡,用得甚學問思辨?惟於温清時,也只要此心純乎天理之極;奉養時,也只要此心純乎天理之極,此則非有學問思辨之功,將不免於毫釐千里之謬,所以雖在聖人猶加『精一』之訓。若只是那些儀節求得是當,便謂至善,即如今扮戲子,扮得許多温清奉養的儀節是當,亦可謂之至善矣。
孝順的知識,一兩天就講完了,有什麼學問可言。因此真正的孝順,還是在於心的純淨,而不是在任何的外在知識當中。
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無私慾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面添一分。

相關理論

  • 存天理,去人欲:理就在心中,當心「純」時,理就顯現,因此需要去人欲。
愛曰:「聞先生如此說,愛已覺有省悟處。但舊說纏於胸中,尚有未脫然者。如事父一事,其間溫凊定省之類有許多節目,不知亦須請求否?」
先生曰:「如何不請求?只是有個頭腦,只是就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請求。」
還是需要侍奉父母禮儀的節目依然可以做,但關鍵在於,你是基於私慾,還是基於天理。
  • 致良知:良知是內心的仲裁者,可以區分理、欲的區別。因此當惡念一發,良知會發現,並且使人有機會克制。當善念一發,良知會知道他是善念,並且允許他進行。而「致」與「良知」是不能分開的,良知必須是能真的落實,才是真知。
隨你去靜處體悟也好,隨你去事上磨練也好,良知本體原是無動無靜的。此便是學問頭腦。我這個話頭自滁州到今,亦較過幾番,只是致良知三字無病。醫經折肱,方能察人病理。
  • (理性)唯心主義:
先生游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我覺得王陽明並不是唯心主義,他並不否認花的存在,他只是認為當花不在心中,花對於自己就沒有意義而已。
良知之外,更無知;致知之外,更無學。外良知以求知者,邪妄之知矣;外致知以為學者,異端之學矣。
良知之外的學問,都是邪妄。
  • 知行合一:
王陽明並不認為會有「知行不ㄧ」的問題,如果一個知道道理,但是卻做不到,那表示說他並不是「真知」。而人之所以會覺得知行是分離的,是因為被「欲」所阻隔了,但其實「知行」應該是同一件事。就像是人看到美女、聞到惡臭,自然有反應喜愛/厭惡,而不是人先想一下,才會有反應。
愛曰:「如今人盡有知得父當孝、兄當弟者,卻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與行分明是兩件。」
先生曰:「此已被私慾隔斷,不是知行的本體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聖賢教人知行,正是安復那本體,不是著你只恁的便罷。故《大學》指個真知行與人看,說『如好好色,如惡惡臭』。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後又立個心去好。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只聞那惡臭時已自惡了,不是聞了後別立個心去惡。」
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對王陽明來說,「知」當中有不善時,即使「行」沒有表現出來也是錯的,因此要徹底將內心根源將那個不善念頭消除。
  • 知識論:王陽明並不否認知識,只是認為心的修養>知識的追求
卻是須有這誠孝的心,然後有這條件發出來。譬之樹木,這誠孝的心便是根,許多條件便是枝葉,須先有根然後有枝葉,不是先尋了枝葉然後去種根
王陽明並不反對知識,而是認為先要在心的根源純正,然後再去追求方法相關的知識。
良知不由見聞而有,而見聞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滯於見聞,而亦不離於見聞。
良知的發起不需要知識,但知識卻能為良知所用。
  •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心的本體沒有善惡,但是當意念動時就有善惡區別,而能夠區別善惡的就是良知,最後能將良知能夠好好的實踐就是格物。

【列子】夢覺


到底是做夢還是醒著勒?

列子中有一堆奇怪關於夢的故事
周之尹氏大治產,其下趣役者,侵晨昏而弗息。有老役夫,筋力竭矣,而使之彌勤。晝則呻呼而即事,夜則昏憊而熟寐。精神荒散,昔昔夢為國君。居人民之上,總一國之事。遊燕宮觀,恣意所欲,其樂无比。覺則復役。人有慰喻其懃者,役夫曰:「人生百年,晝夜各分。吾晝為僕虜,苦則苦矣;夜為人君,其樂无比。何所怨哉?」尹氏心營世事,慮鍾家業,心形俱疲,夜亦昏憊而寐。昔昔夢為人僕,趨走作役,无不為也;數罵杖撻,无不至也。眠中啽囈呻呼,徹且息焉。尹氏病之,以訪其友。友曰:「若位足榮身,資財有餘,勝人遠矣。夜夢為僕,苦逸之復,數之常也。若欲覺夢兼之,豈可得邪?」尹氏聞其友言,寬其役夫之程,減己思慮之事,疾並少閒。
周有一個尹氏很有錢,下面有很多役夫,每天必須從早晨工作到晚上。有一個役夫,他白天工作的要死要活,晚上就夢到自己是國君。有人覺得他很可憐,就安慰他。沒想到他說:「人生百年,晝夜各分。吾晝為僕虜,苦則苦矣;夜為人君,其樂无比。何所怨哉?」。至於尹氏,他因為憂心家業、日日操心,所以晚上夢為人僕,久之後就病了。朋友跟他說:「哎呀!覺夢兼之怎麼可能呢?你白天晚上都要很爽,怎麼可能呢」。然後尹氏就決定放寬役夫的工作,然後自己的思慮變少,晚上做夢也少了。
這是一個…..榮格潛意識的故事吧XD
鄭人有薪於野者,遇駭鹿,御而擊之,斃之。恐人見之也,遽而藏諸隍中,覆之以蕉,不勝其喜。俄而遺其所藏之處,遂以為夢焉。順塗而詠其事。傍人有聞者,用其言而取之。既歸,告其室人曰:「向薪者夢得鹿而不知其處;吾今得之,彼直真夢者矣。?」室人曰:「若將是夢見薪者之得鹿邪?詎有薪者邪?今真得鹿,是若之夢真邪?」夫曰:「吾據得鹿,何用知彼夢我夢邪?」薪者之歸,不厭失鹿,其夜真夢藏之之處,又夢得之之主。爽旦,案所夢而尋得之。遂訟而爭之,歸之士師。士師曰:「若初真得鹿,妄謂之夢;真夢得鹿,妄謂之實。彼真取若鹿,而與若爭鹿。室人又謂夢仞人鹿,无人得鹿。今據有此鹿,請二分之。」以聞鄭君。鄭君曰:「嘻!士師將復夢分人鹿乎?」訪之國相。國相曰:「夢與不夢,臣所不能辨也。欲辨覺夢,唯黃帝、孔丘。今亡黃帝、孔丘,孰辨之哉?且恂士師之言可也。」
鄭人砍柴,殺了一頭鹿,把鹿藏起來之後再來取。然後他回家的路上,誤以為剛剛殺鹿是在做夢,因此就邊走邊描述那個夢。結果有人聽到,就去找鹿,沒想到還被他找到了。他回到家中,跟太太說這件事。太太說:「你怎麼知道不是你夢到有人夢到藏了鹿?」。
殺鹿樵夫回家後,有點失望自己沒有鹿。晚上,他夢到有人拿了他的鹿,還有那個人的住所。第二天,他就循著夢中的記憶,去找那個人拿鹿的人,沒想到還真的找到了。因此兩個人都在爭鹿。
這件事,告到法官那邊。法官就說:「一個當初真的殺了鹿,但卻當作夢。一個了聽到夢,卻當作真的。你們平分吧」。
這件事傳到國君那邊,國君就說:「哈哈!說不定是法官夢到他在判案。」然後他去找國相,宰相說:「我不知道到底是誰在做夢,可能只有黃帝、孔子才知道吧。但現在他們都不在呢~」
西極之南隅有國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古莽之國。陰陽之氣所不交,故寒暑亡辨;日月之光所不照,故晝夜亡辨。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覺,以夢中所為者實,覺之所見者妄。四海之齊謂中央之國,跨河南北,越岱東西,萬有餘里。其陰陽之審度,故一寒一暑;昏明之分察,故一晝一夜。其民有智有愚。萬物滋殖,才藝多方。有君臣相臨,禮法相持。其所云為,不可稱計。一覺一寐,以為覺之所為者實,夢之所見者妄。東極之北隅有國,曰阜落之國。其土氣常燠,日月餘光之照其土,不生嘉苗。其民食草根水實,不知火食。性剛悍,彊弱相藉,貴勝而不尚義;多馳步,少休息,常覺而不眠。
西極之南有個國家,沒有陽光,很暗,那邊的人不穿衣服、都在睡覺,50天才會起來。然後他們覺得夢裡的時間才是真的,醒來才是假的。然後在中國,…就這樣。東極之北隅有國,很多陽光,大家很少睡覺。


黃帝即位十有五年,喜天下戴己,養正命,娛耳目,供鼻口,焦然肌色皯黣,昏然五情爽惑。又十有五年,憂天下之不治,竭聰明,進智力,營百姓,焦然肌色皯黣,昏然五情爽惑。黃帝乃喟然讚曰:「朕之過淫矣。養一己其患如此,治萬物其患如此。」於是放萬機,舍宮寢,去直侍,徹鐘懸。減廚膳,退而間居大庭之館,齋心服形,三月不親政事。晝寢而夢,遊於華胥氏之國。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國无師長,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慾,自然而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故无夭殤;不知親己,不知踈物,故无愛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順,故无利害;都无所愛惜,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熱。斫撻无傷痛,指擿无痟癢。乘空如履實,寢虛若處床。雲霧不硋其視,雷霆不亂其聽,美惡不滑其心,山谷不躓其步,神行而已。黃帝既寤,怡然自得,召天老、力牧、太山稽,告之曰:「朕閒居三月,齋心服形,思有以養身治物之道,弗獲其術。疲而睡,所夢若此。今知至道不可以情求矣。朕知之矣!朕得之矣!而不能以告若矣。」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幾若華胥氏之國,而帝登假,百姓號之,二百餘年不輟。
黃帝即位十五年,大家都很愛他,然後他就過得很爽,結果自己保養得很差。然後十五年後,他擔心天下治理的不好,所以就認真工作,結果自己還是保養得很差。然後他很不爽,就三個月不工作,去睡覺。結果夢到一個奇怪的國家,大家都活的很奇怪,制度也很奇怪。然後回來他就頓悟了,他說「原來道是不能用意志強求的」呢!

2018年6月18日 星期一

學習是一件嚴肅的事情


2018.06.18 心得

學習是一件嚴肅的事情

最近體悟到,學習本來就很困難的事情,要跟上領域同儕、知識的前沿,本來就應該要花時間去鑽研。
很多高深的知識,不該是用休閒時間,看幾篇網路文章,就得獲得的。
ㄧ來,如果一門知識或技術,可以在短時間就練成,那它同時意味著取代性很高。
二來,沒有經歷過反思、疑惑、曾經覺得莫名其妙的知識,終究不會深刻,跟自己的生命也產生不了連結。
三來,嚴肅的學習不代表著痛苦的。對我來說,把知識嚴肅的看待,反而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因為當我認真的檢視、研究一門領域時(而不是走馬看花),我開始覺得自己看得懂這個領域以及知識的架構,並且有很多學習方法上的體悟,更重要的是,我能愈來愈明白自己在這個領域中的位置,並清楚要往哪個方向走。
而這種「明白自己下一步要怎麼辦」的目標感,讓我很快樂:)

花時間

其實學東西不難,只要時間夠多,東西都是能學會的。
但問題在於,你是不是能享受那個投入努力的時間?還是邊做邊覺得痛苦?
還有就是
花時間也有效率上的問題,能不能將很多碎片性的知識,變成結構化的系統,是很重要的事情。
因此不要只會傻傻地讀書,雖然努力、認真投入時間很重要,但紀律、有策略、系統性的學習也是不可或缺的。
  • 有系統:有目標,清楚知道現在要學什麼、下一個要學什麼、下下個要學什麼,還有每個點之間什麼知識上的連結?然後絕對不是來什麼讀什麼。
  • 有策略:什麼知識是重要(基礎、屬於道)的?什麼是知識是枝微末節(應用、屬於術)的?然後選擇最重要的先學。
  • 有紀律:固定花時間,嚴肅的學習



【宋明理學】張載


張載

張載是二程的表叔,和周敦頤ㄧ樣,張載會紅也是因為朱熹的推崇,在《近思錄》裡面記載了他們四人的言論(程頤、程顥、張載、周敦頤)。跟周敦頤ㄧ樣,張載本人也為儒學貢獻了一些宇宙論的思想。
張載是那種想到什麼就寫什麼的人,程顥就批評他「子厚卻如此不熟」(都不想清楚再寫)
他的代表作是《正蒙》
  • 太和、太虛:
太和所謂道,中涵浮沈、升降、動靜、相感之性,是生絪縕、相蕩、勝負、屈伸之始。
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至靜無感,性之淵源
太虛不能無氣,氣不能不聚而為萬物,萬物不能不散而為太虛。(《太和篇》)
太虛為清,清則無礙,無礙故神;反清為濁,濁則礙,礙則形。 (《太和篇》)
宇宙本來有一氣,之後分成「陰、陽」,而陰陽之氣互相沖和,就變成所謂「太和」。然後道的變化,都是「太和」陰陽之氣動態變化的顯現(有時候陰>陽,有時候陽>陰)。萬物的本體是「氣」。當「氣」聚在一起時就變成萬物,當「氣」散開之後由於看不到就變成「太虛」。
張載之後,朱熹等人曾討論張載的「氣」到底是形而上還是形而下的。他們很多人認為,天地真理,應該要是「形而上」的宇宙規律、道德,而不是那些「物質性」的。
  • 變化氣質:
氣質猶人言性氣,氣有剛柔、緩速、清濁之氣也,質,才也。氣質是一物,若草木之生亦可言氣質。惟其能克己則為能變,化却習俗之氣性,制得習俗之氣。所以養浩然之氣是集義所生者,集義猶言積善也,義須是常集,勿使有息,故能生浩然道德之氣。(《經學理窟‧學大原上》)
  • 性與心:
所謂性就是太虛、氣、道,而性加上知覺就是心。
  • 大心盡性:
去掉內心的私,並能達到天人合一。
  • 天地之性VS氣質之性:
雖然萬物都是氣,但人有個別差異是事實。為了要解決這個問題,因此有了「氣質之性」的概念。人有個別差異,是因為氣聚合有偏,氣有剛柔、緩速、清濁的差異。當氣質之性太偏、過度,就會產生不好的結果,因此人在休養之時,要有「善反」的功夫,意即讓自己的氣質之性,偏回「天地之性」。
  • 民胞物與:
因為萬物天地根源都是氣,所以天地是父母,萬物皆是兄弟。聖人能理解這點,所以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 德性之知VS見聞之知:
見聞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於見聞。(〈大心篇〉)
所謂的德性之知,不來自於見聞之知,而是來自於內心的體悟。透過「大其心」,人可以獲得真正的德性

【Hume】人性論

Hume《人性論》 To begin with the first question concerning the necessity of a cause: ’Tis a general maxim in philosophy, that whatever begi...